华工坊 大咖说 ▎让创想造进现实:“创想青年家”背后的三种力量和一份期盼

2018-11-08 作者:

设计竞赛作为推动现代建筑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手段,它的意义在于,这不仅是一场建筑形式上的美学较量,更是一场以想象力和创造力探寻建筑对时代问题的回应,实现建筑师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正如本届华·工坊,我们希望让更多的创想,造进城市青年生活的现实。这一份期盼背后,有三股力量在推动着。他们分别从企业家、教育者、逆行者三个维度,回顾这一“创想”的缘起,以及如何重新定义青年生活的思考与实践路径。





Q1 缘起

三位是怎么聚在一起办这个竞赛的?



唐崇武:“创想青年家”比第一届华·工坊的“Dream Office”更具社会性。房租的高昂让许多年轻人出于对经济能力的考量,而牺牲掉居住的环境与品质。为此我们希望通过今年的设计竞赛激发起青年建筑师群体,对他们这一代甚至是未来青年生活方式的创想与设计,同时激发起全行业的联合,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仲德崑:商业设计院开始关注到更多的社会问题,学术界也开始涉足更多的商业合作,建筑师的社会责任与商业属性其实并不矛盾,而且应该有机地结合起来。我希望这次合作举办的华·工坊能成为设计界、教育界和开发商合作的典范。


关永康:虽然我不懂建筑,但我懂人,我是从用户的角度来看设计的。中国当代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的割裂,以致于建筑师研究建筑的形体、结构以及国家各种规范等,却缺乏对人的研究,设计出来的房子往往是一个冷冰冰的建筑。所以,我是来给建筑增加温度的。未来的设计一定是集成的,必须跨界、联合,产品才能动人。




Q2 主题

现在城市更新、乡建、民宿等
设计热点这么多

什么选择为城市青年设计?



仲德崑:这是中国所有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不管是建筑设计还是建筑教育的发展方向,都应该回应大环境与社会需求的转变,并投身到这种转变的探索与前瞻性实践中。


唐崇武:其实华阳国际一直以来非常重视保障房、人才房的研究。从2012年的《深圳市保障性住房标准化系列化设计研究》(政府课题),到2014年自主研发“十全十美”人才保障房产品,我们希望将新技术、新型设计理念及新商业模式应用在深圳市人才房的建设中。


这些年,当大家都在热议“逃离北上广深”时,我们希望这些承载着社会发展希望、城市创新希望的有志青年,不会因为居住困难而对这个城市望而生畏。


关永康:尽管北上广深房价一直在涨,但作为中国最有活力、机会最多、资源最集中的城市,依然有大量人才流入。针对年轻人推出的租赁型公寓产品将是未来政府和市场主力研发的对象。




Q3 吸引点

没有成熟的运作机制
没有成熟的竞赛品牌

凭什么有信心吸引大家来参赛?



唐崇武:我们这个竞赛年轻,但不稚嫩。从华·工坊第一届“Dream Office”华阳国际内部员工对属于自己的理想办公场所的理解和畅想,到第二届的“创想青年家”,我们不囿于自身,而是把目光聚焦在城市青年的居住问题及解决之道上。


为此,所有在商业上的原则和束缚都可以打破。这不是一个商业项目,我们不会去逐利,我们不会用投入产出的商业逻辑来评判方案的好坏和公寓建成的经济性。相反,我们将以此作为城市青年居住问题解决的一个范本,并在后续的建设当中不断迭代,实现其社会价值的最大化。我相信,这会让更多参赛选手能毫无束缚的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与设计价值。


仲德崑:所有创想最后都将落地实现,获奖者还能参与从设计深化到落地的全过程,我相信这么丰富的成果足以吸引大家。而且大家也看到了评委的阵容和水平,所以你们就尽管遵从自己的内心,去创作,相信我们一定不会辜负你们的心血。


关永康:通过本次竞赛,大家可以学习怎么做一个有温度的建筑,还可以接受一套完整的打破传统设计思维的逻辑体系的训练所谓标准化、定制化模块、大规模复制,并非单一的,一定是个性化的。通过灵活的模块单元拼组,通过从空间到部品的个性化选配,实现产品的多元化,这才是我们对未来可大规模复制的理想住宅的理解。


唐崇武:我想特别强调的是,我们并不是为华阳国际建筑科技产业园的公寓找到一个完全对标的方案。我相信年轻人的创造力及对生活的憧憬与追求,他们一定能够创造出一个对未来有所启示的理想生活方案。这就是我们联合教育界、学术界、开发商,甚至整个产业链去做这个事情的目标。


今天,华阳国际的成功已经不局限于规模和商业上的成功,我们有更多的资源和实力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Q4 标准

在“创想青年家”这一主题背后
位真正想看到的是什么?



仲德崑:创想/青年/家,组合在一起,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这也是这个主题有趣的地方。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很多同质化的青年公寓,所以我们的参赛选手应该从更多的维度去审视,青年公寓的本质是什么?


首先,作为一个现代建筑,他从建筑形式、空间构造到室内、家具都应体现创新青年的精神,并以此激发设计上更多的创新融合,而非廉价材料、贫乏思想的随意堆砌。


其次,这不仅仅是一个产品,一个建筑,也不仅仅是解决功能、空间的问题以及基本居住的便利性、舒适度。设计需要从青年一代的居住、工作、生活到社会交往、创业孵化等方面展开创想。


最后,我们提供了一个“真实建造”的机会,因此我希望全国各大高校都能积极参与进来,学生们的创想不应只停留在表现图上。同时我也希望籍此机会唤醒青年建筑师的“创想”基因和他们投身于建筑设计的初心。


关永康:正如我前面所说的,一个合格的方案必须对“人物肖像”进行精准的描绘。方案是否“扣题”,是否根植于对目标群体居住需求的充分调研及生活行为的全方位理解上,很重要。建筑本身就不应该是脱离人而存在庞然大物,哈哈,我会非常挑剔的去看待你们的设计。


唐崇武:我最希望得到的是一个对未来城市青年生活场景的前瞻性预判,不存在一个固定的要求或者原则。创造力,尤其是对生活方式创造,是我评判的唯一标准。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