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坊 大咖说 ▎余英:用一生所学,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2018-11-08 作者:

继上周从企业家、教育家与逆行者三种不同视角,解读主办方发起“创想青年家”背后的初心——激发全行业联合,共同实现青年居住创想,本周《华·工坊 大咖说》继续以评委大咖专访,不断拓宽青年居住话题边界,启发设计者思考。

 

 

 

 

 

本期受访大咖是余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学士、硕士、博士,投身建筑圈30余年,他横跨学、政、商三界,被称为穿越级预测帝,又以百万粉丝级微博大V活跃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前端。

在华·工坊,我们透过他看似多变的建筑轨迹,遇见他不变的设计观。

 


Q1

80%的建筑在被误导
建筑师,要守住自己的专

 


C·Design:从三尺讲台教授,到地产大佬再到微博大V,是什么让您始终如此真性情,坚持说真话?
 

这还是十年教书匠生活打下的基础。那个年代,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主要在大学,对着天真烂漫的年轻人要有良心,讲真话。

一张白纸让我画第一笔,要画不好就完了,所以我尽量多画,让别人不好乱画。
 
在华工的时候我说过,建筑系的学生要有独立的见解。我们培养的不是干部,而是专业人士,以后走上社会,面对外行,要能守住自己的专业,这也是我的人生观。
 
往大了说,这就是知识分子的职责啊。

 

所以在政府十年,我还是非常敬业地讲真话。从主持广州会展中心,到歌剧院、博物馆等等,拒绝一切花哨的形式,邀请的都是国内外一流的设计团队,这没有专业做不了。
 
直到做了甲方,我也比较呵护设计师,汇报不讲形式,只要两张纸和工作模型,把节约的时间都用来创作,设计师们会感觉我和他们是一伙儿的,能把好方案落实,是个中国好甲方。

 

 

 

 

 

 

C·Design:这次来到华·工坊,您带来的建筑价值观是什么?
 

现在的建筑,80%都被错误的思想引导着,所以你们邀请我我特别愿意来,我要对错误和庸俗旗帜鲜明地说不,用上我一生所学,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近几年有人说普利兹克奖不行了,小众了,我觉得这恰恰是建筑本质的回归。

 

国外很多建筑师、规划师到六七十岁,都成了社会主义者,倡导用普通材料,为老百姓做建筑,不为金钱,不为权贵。

 

中国建筑界的奖,也应该给那些特别艰苦,但还在认认真真做建筑的人。拒绝炫技,拒绝拜金。

 

建筑是要建造,不是画一张美丽的图纸,思想更重要。图纸表现好算个屁,房子盖出来才有用。这次我当评审,咱们玩真的。

 

在游戏规则里,一定要强调创造,对没有创意,只是技巧特别好但不走心的,要坚决排除,可能名校毕业的会落榜,大家会震惊,但这也说明教育体制存在些问题。

 

 

 

 

  


Q2

在这个老年人把持的世界
我依然相信年轻人的创造力


C·Design:您如何看待青年群体及他们的理想生活?
 

我20多岁的时候认为自己啥都懂,今天我依然认为,年轻人啥都懂。一个国家的政策应该听年轻人的,他们只是阅历不足而已,其他各方面都非常敏锐,尤其在这个互联网时代。
 
我们对人的评价,不能以简单的“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多”来评判,那是老年人为维护自己尊严而编出来。

 

00后也好,90后也好,他们的思想一定代表未来主流。所以过来人不要对年轻人提什么希望,应该是年轻人告诉我们怎么做。


 

C·Design:您鼓励年轻人留在大城市吗?
 

目前还是鼓励。年轻人需要不断提升自己,要见高人。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一席话,只有大城市才有。比北上广深好的地方多的是,但你也要失去很多。

 

C·Design:大城市的年轻人正承受着非常大的生活压力,要为他们打造未来居住产品,让他们能够在大城市很好地活下去,您认为应该怎么做
 

这么多年总是老人把持着世界,对年轻人不公,这是政府应该解决的。

 

为什么政府不为年轻人盖房子,要让他们去买呢?这是不正常的。我们不能用房屋制度欺负年轻人,这从各种主义的制度上都应该颠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C·Design:作为产品设计专家及决策者,面对当下年轻人喜欢打游戏,喜欢宅等等用户偏好,您觉得应该迎合吗?
 

做产品不迎合用户是假的,一定要适应并了解市场,但我们绝不应甘于这样,作为专业人士,我们要引领市场。
 
国外的建筑师这一点比我们好,他们就喜欢创,不喜欢抄。所以国外的教堂已非常现代,把十字架扒下来就是现代建筑。

 

而中国的寺庙还在模仿古建筑,包括农村盖房子都跟邻居家学,中国人创新、出错的勇气不够。抄袭的人不怕错,因为没错过,但带来的价值是什么呢?没有。
 
中国现在已经过了高速发展期,需要一些能代表本土思想的作品。

 

我很欣赏斯里兰卡的建筑师巴瓦,他用简单的材料结合当地的气候做出来的建筑,跟世界哪个国家都没关系,就是踏踏实实做点东西,这个才真实。


 

C·Design:您对于年轻人的创造力有何期待?


我相信年轻人,一定会有比我更发散的思维,一定会让我们惊喜。

 

 

 

 


Q3

90%的建筑师未来会失业
只有做创意的人能活下去

 

C·Design:对于华阳国际“不务正业”地发起这场关注青年居住的社会话题讨论,您如何看待?

 
我认为华阳这个是正业,而且应该大张旗鼓地走下去。现在的建筑师在未来只有10%有工作,90%人的工作将被机器代替,画图的人失业了,只有做创意的人无法取代。所以,我们更应该要求年轻人做创意。


 

C·Design:您认为真实建造对竞赛的意义是什么?


太关键了!中国有一堆建筑师,徒有视觉概念,觉得画画图就能当大师,这差太远了。

 

建筑师就是工匠,不要以为自己多伟大,像木工一样,椅子桌子要先做起来。建筑师不注重建造,是很大的问题。
 
很多建筑师一辈子不爱去工地,自己设计的空间到底好不好,建的时候不去现场感受,建完了也不去看,画完图了事。这不仅是建筑师造成的,产业割裂、政策、行业制度也有责任。

 

好的建筑师都要去现场。过去的大师都是一直下工地,现场看看设计是否让工人好操作,不好下次应该怎么做。

 

 

 


 


C·Design:现在的住宅,和医疗、教育、科技等紧密联系在一起,比公建承担了更多和其他产业融汇的功能,但是很多建筑师不愿意做住宅,觉得做公建才有建筑师范儿,您怎么看?
 

现行政策规范限制了住宅作为创作场地的可能性,但我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中国住宅产业会发生一次很大的变化。

现在买房都是为了投资,一旦人都冷静下来,关心房子是“我住”而不是投资,对空间的要求就会越来越多。
 
以前科技跟住宅没关系,以后希望都有关系。我预测,将来在深圳市中心,20万一平米的地方,将来是机器化住宅,我相信这一天会很快。

 

C·Design:对于参赛设计师,您有哪些引导与建议?


虽然题目是青年公寓,但希望大家不要拘泥于房子本身,而是要关注社区。

 

年轻人住的是24平米,但是享受的是124平米,社区咖啡厅、洗衣房、健身房这些才是应该考虑的。只做户型,在房间里炫技,是要不得的。

凡是翻床的小公寓都是耍流氓,翻床很累的,这对年轻人是罪恶。我相信很多学生会去做,看起来节省空间,但是你想这对屋主带来多大的困扰,可不可以别的方式解决。
 
我们还是要关注房屋里的人,关注人的生活、文化、交往的需要。公共空间,要让人觉得身心愉悦,在科技方面要求低碳、节能、环保。
 
这次的竞赛完全是创新,不是完全市场化行为,我希望华阳能够引领行业,我们把华·工坊办好,让它成长起来,评出非常棒的作品,让大家服气。

 

 

 

 

 

 

 

 

 

 

 

 

 

 

 

 

 

 

最新新闻